中央媒体看安徽|科技创新与网络文明同频共振
中央媒体看安徽|科技创新与网络文明同频共振
中央媒体看安徽|科技创新与网络文明同频共振
第三届中国(zhōngguó)(安徽(ānhuī))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上,磐石科技生产的机器人正在弹钢琴。何晓珺摄
2025年中国网络(wǎngluò)文明大会现场。侯莉莉摄
合肥城市风光。皖宣(wǎnxuān) 摄
网络空间是(shì)亿万民众(mínzhòng)共同的(de)精神家园。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和拓展,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顺应信息时代潮流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。
6月10日至11日,以“汇聚网络正能量(néngliàng) 引领时代新风尚”为主题,2025年中国(zhōngguó)网络文明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成功举行。这(zhè)也是该“国字号”盛会首次走进长三角、首次走进中部地区。
缘何选择合肥?从这座城市科技创新与网络文明同频共振(gòngzhèn)的发展脉络中,能够(nénggòu)找到答案。
“一德立而百善从之。”崇德(chóngdé)向善,是(shì)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,也是网络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。
合肥街头,身高1.1米的“气球妈妈”彭霞骑着挂满气球的三轮车(sānlúnchē),行驶在路上。从受助者到助人先锋,她用卖气球的微薄收入,10年间陆续资助了50多个(duōgè)孩子上学。这份坚守,也让(ràng)彭霞在2024年入选(rùxuǎn)“中国好人榜”。
“袖珍妈妈,比肩巨人”“平凡的人给我最(zuì)多感动”“这就是人间大爱(dàài)”……彭霞自强不息、以(yǐ)善报世的故事经网络传播后,引发广泛赞誉。
精神的(de)力量就(jiù)像空气,一旦流动起来,就能成为风。善,早已深深融入合肥的城市血脉。
作为连续四届蝉联“全国文明城市”称号的城市,多年来,合肥持续深化“好人成名人”工程(gōngchéng),加强(jiāqiáng)先进典型网上宣传,办好“榜样”专栏,推进“我帮好人上首屏”等活动,涌现出“七一勋章(xūnzhāng)”获得者马毛姐、全国道德(dàodé)模范陈陆、“时代楷模”邱军等一批先进典型。目前(mùqián),全市15人入选全国道德模范及(jí)提名奖。持续擦亮“好人合肥”品牌,合肥累计涌现“中国好人”205人,总数连续10年位居全国省会(shěnghuì)城市前列。
“在家千日好(zàijiāqiānrìhǎo),出门一日难”,是许多卡车司机(kǎchēsījī)的感受。而合肥打造的“全国货车司机卡友地带互助救援”公益平台,让众多货车司机告别“孤行(gūxíng)千里”。
2015年起(qǐ),合肥依托(yītuō)货车(huòchē)司机(sījī)互助交流社区“卡友地带”APP设立了互助专区,为平台货车司机搭建互帮互助平台,途中遇到意外事件,可以通过专区求助,运维人员会快速响应需求,引导附近司机前往帮忙,并依托全国地级市互助分部及县级互助支部(zhībù)线下分部,实施现场救援。
网络平台,让(ràng)爱心有了便捷的表达出口。以互联网为纽带,社会各方(gèfāng)充分链接、互动、融合,汇聚点滴善意。
从身边(shēnbiān)好人到云端志愿,从网络公益到指尖文明,合肥以良好道德风尚滋养网络空间,向善的力量(lìliàng)在数字浪潮中奔涌不息。
在合肥水务集团调度中心,一块巨大(jùdà)的电子屏上,数据实时跳动,显示着(zhe)合肥城区超1万公里供水管网的运行状态。
工作人员介绍,他们在供水管网上安装的漏失监测仪就(jiù)像一个个“听诊器”,可以收集压力、流量等数据,通过人工智能精准定位隐蔽漏点。目前,合肥(héféi)已(yǐ)投入(tóurù)300多台漏失监测仪,人工智能精准定位40多处隐蔽漏点,节水约56.1万吨。
而这里,仅是合肥(héféi)数字化赋能城市现代化治理的一隅。
互联网浪潮中,海量数据驱动着城市(chéngshì)治理数字化转型。合肥充分发挥科创优势(yōushì),以“城市大脑”建设(jiànshè)为牵引,通过(tōngguò)构建全市逻辑统一的新一代政务云,打造集约高效的“城市中台”,加快数据资源融合治理,提升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。
晚高峰的包公大道高架上,车流如织,秩序井然。依托“交通(jiāotōng)超脑”大数据分析,合肥优化了87个拥堵点位信号灯(xìnhàodēng)配时,进一步提升道路(dàolù)通行效率。
近年来,合肥推动交通基础设施(jīchǔshèshī)与信息技术深度(shēndù)融合,打造立体化、智能化综合交通体系,为市民出行创造高质量交通环境。
城市建设治理,需要(xūyào)更多市民的积极参与。合肥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,逐步构建“政府主导、社会(shèhuì)协同、全民共建”的治理格局,提升市民文明素养(sùyǎng)。
打开“数字城管”平台(píngtái),市民刘洋上(shàng)传了一张公共道路上机动车随意停放的照片,促使问题(wèntí)得到快速解决。2024年,“数字城管”平台处置各类城市管理问题180余万件。
让百姓享受优质的公共服务,智慧城市才会更有温度、更加文明(wénmíng)。在合肥市(héféishì)政务(zhèngwù)服务中心,“人工智能政务导办数字人终端”支持1800多个事项的问答咨询和办事引导,“人工智能政务综窗助理”辅助(fǔzhù)窗口工作人员的收件时长平均缩短80%。
自2024年起,合肥(héféi)整合48个部门的312个政务服务事项,上线(shàngxiàn)36个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事项,截至今年5月底,累计办件量超27万件,实现“数据(shùjù)多跑路,群众少跑腿”。
万物互联,科技赋能,正让合肥持续迸发新活力,展现(zhǎnxiàn)新气象。
人工智能(réngōngzhìnéng)赋能千行百业。在招投标领域,人工智能大模型可达到业界熟练专家(zhuānjiā)水平。
今年,合肥(héféi)在(zài)全国率先探索建设用于公共资源(gōnggòngzīyuán)交易的“青天大模型”,以一个电梯类项目为突破口,完成全国首个人工智能类人评审项目,人工评委全票采纳人工智能专家打分,原需(yuánxū)3.5小时的评审工作缩短至15分钟,实现效率跃升。
人工智能是(shì)合肥的重点产业之一,发展水平稳居全国第一方阵。去年以来,合肥开放多项场景机会,催生出智慧(zhìhuì)(zhìhuì)评标、智慧交通、数字政务等创新应用,也让网络文明建设有了具象化的实践载体。
推动网络文明(wénmíng),事关全局(shìguānquánjú)和长远。作为(wèi)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举办地,北京、天津、厦门、成都、合肥不仅在网络文明建设方面取得(qǔde)显著成效,产业发展与经济实力也出类拔萃,为大会的成功举办提供有力支撑。
拿合肥来说,2024年规上互联网(hùliánwǎng)和相关服务、软件(ruǎnjiàn)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收701亿元,同比增长24.7%。培育出科大讯飞等6家上市软件公司。此外,“芯屏汽合”已成为当地产业地标,拥有(yōngyǒu)新能源汽车(qìchē)、先进光伏及新型储能(chǔnéng)、新型显示、人工智能、智能家电(居)、高端装备等6个千亿级产业链。
产业(chǎnyè)向上,发展向前。2024年,合肥以13507.7亿元(yìyuán)的GDP位(wèi)居全国城市第十九位,比2023年再进1位。今年一季度,合肥以6.6%的GDP增速居全国27座万亿城市第二。
奋力向“上”攀登,硬(yìng)实力转化为吸引力,世界制造业大会、中国(安徽)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等相继扎根。2025年(nián)中国网络文明大会选址合肥,是肯定,也是对“再向前”的(de)鼓励。
文明一座城,向上新力量。在日渐清朗的网络空间里(lǐ),文明之花正粲然(cànrán)绽放。
记者 吴焰 徐靖(xújìng)
《人民日(rì)报》(2025年06月16日 第 10 版)


第三届中国(zhōngguó)(安徽(ānhuī))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上,磐石科技生产的机器人正在弹钢琴。何晓珺摄

2025年中国网络(wǎngluò)文明大会现场。侯莉莉摄

合肥城市风光。皖宣(wǎnxuān) 摄
网络空间是(shì)亿万民众(mínzhòng)共同的(de)精神家园。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和拓展,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是顺应信息时代潮流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必然要求。
6月10日至11日,以“汇聚网络正能量(néngliàng) 引领时代新风尚”为主题,2025年中国(zhōngguó)网络文明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成功举行。这(zhè)也是该“国字号”盛会首次走进长三角、首次走进中部地区。
缘何选择合肥?从这座城市科技创新与网络文明同频共振(gòngzhèn)的发展脉络中,能够(nénggòu)找到答案。
“一德立而百善从之。”崇德(chóngdé)向善,是(shì)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,也是网络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。
合肥街头,身高1.1米的“气球妈妈”彭霞骑着挂满气球的三轮车(sānlúnchē),行驶在路上。从受助者到助人先锋,她用卖气球的微薄收入,10年间陆续资助了50多个(duōgè)孩子上学。这份坚守,也让(ràng)彭霞在2024年入选(rùxuǎn)“中国好人榜”。
“袖珍妈妈,比肩巨人”“平凡的人给我最(zuì)多感动”“这就是人间大爱(dàài)”……彭霞自强不息、以(yǐ)善报世的故事经网络传播后,引发广泛赞誉。
精神的(de)力量就(jiù)像空气,一旦流动起来,就能成为风。善,早已深深融入合肥的城市血脉。
作为连续四届蝉联“全国文明城市”称号的城市,多年来,合肥持续深化“好人成名人”工程(gōngchéng),加强(jiāqiáng)先进典型网上宣传,办好“榜样”专栏,推进“我帮好人上首屏”等活动,涌现出“七一勋章(xūnzhāng)”获得者马毛姐、全国道德(dàodé)模范陈陆、“时代楷模”邱军等一批先进典型。目前(mùqián),全市15人入选全国道德模范及(jí)提名奖。持续擦亮“好人合肥”品牌,合肥累计涌现“中国好人”205人,总数连续10年位居全国省会(shěnghuì)城市前列。
“在家千日好(zàijiāqiānrìhǎo),出门一日难”,是许多卡车司机(kǎchēsījī)的感受。而合肥打造的“全国货车司机卡友地带互助救援”公益平台,让众多货车司机告别“孤行(gūxíng)千里”。
2015年起(qǐ),合肥依托(yītuō)货车(huòchē)司机(sījī)互助交流社区“卡友地带”APP设立了互助专区,为平台货车司机搭建互帮互助平台,途中遇到意外事件,可以通过专区求助,运维人员会快速响应需求,引导附近司机前往帮忙,并依托全国地级市互助分部及县级互助支部(zhībù)线下分部,实施现场救援。
网络平台,让(ràng)爱心有了便捷的表达出口。以互联网为纽带,社会各方(gèfāng)充分链接、互动、融合,汇聚点滴善意。
从身边(shēnbiān)好人到云端志愿,从网络公益到指尖文明,合肥以良好道德风尚滋养网络空间,向善的力量(lìliàng)在数字浪潮中奔涌不息。
在合肥水务集团调度中心,一块巨大(jùdà)的电子屏上,数据实时跳动,显示着(zhe)合肥城区超1万公里供水管网的运行状态。
工作人员介绍,他们在供水管网上安装的漏失监测仪就(jiù)像一个个“听诊器”,可以收集压力、流量等数据,通过人工智能精准定位隐蔽漏点。目前,合肥(héféi)已(yǐ)投入(tóurù)300多台漏失监测仪,人工智能精准定位40多处隐蔽漏点,节水约56.1万吨。
而这里,仅是合肥(héféi)数字化赋能城市现代化治理的一隅。
互联网浪潮中,海量数据驱动着城市(chéngshì)治理数字化转型。合肥充分发挥科创优势(yōushì),以“城市大脑”建设(jiànshè)为牵引,通过(tōngguò)构建全市逻辑统一的新一代政务云,打造集约高效的“城市中台”,加快数据资源融合治理,提升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。
晚高峰的包公大道高架上,车流如织,秩序井然。依托“交通(jiāotōng)超脑”大数据分析,合肥优化了87个拥堵点位信号灯(xìnhàodēng)配时,进一步提升道路(dàolù)通行效率。
近年来,合肥推动交通基础设施(jīchǔshèshī)与信息技术深度(shēndù)融合,打造立体化、智能化综合交通体系,为市民出行创造高质量交通环境。
城市建设治理,需要(xūyào)更多市民的积极参与。合肥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,逐步构建“政府主导、社会(shèhuì)协同、全民共建”的治理格局,提升市民文明素养(sùyǎng)。
打开“数字城管”平台(píngtái),市民刘洋上(shàng)传了一张公共道路上机动车随意停放的照片,促使问题(wèntí)得到快速解决。2024年,“数字城管”平台处置各类城市管理问题180余万件。
让百姓享受优质的公共服务,智慧城市才会更有温度、更加文明(wénmíng)。在合肥市(héféishì)政务(zhèngwù)服务中心,“人工智能政务导办数字人终端”支持1800多个事项的问答咨询和办事引导,“人工智能政务综窗助理”辅助(fǔzhù)窗口工作人员的收件时长平均缩短80%。
自2024年起,合肥(héféi)整合48个部门的312个政务服务事项,上线(shàngxiàn)36个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事项,截至今年5月底,累计办件量超27万件,实现“数据(shùjù)多跑路,群众少跑腿”。
万物互联,科技赋能,正让合肥持续迸发新活力,展现(zhǎnxiàn)新气象。
人工智能(réngōngzhìnéng)赋能千行百业。在招投标领域,人工智能大模型可达到业界熟练专家(zhuānjiā)水平。
今年,合肥(héféi)在(zài)全国率先探索建设用于公共资源(gōnggòngzīyuán)交易的“青天大模型”,以一个电梯类项目为突破口,完成全国首个人工智能类人评审项目,人工评委全票采纳人工智能专家打分,原需(yuánxū)3.5小时的评审工作缩短至15分钟,实现效率跃升。
人工智能是(shì)合肥的重点产业之一,发展水平稳居全国第一方阵。去年以来,合肥开放多项场景机会,催生出智慧(zhìhuì)(zhìhuì)评标、智慧交通、数字政务等创新应用,也让网络文明建设有了具象化的实践载体。
推动网络文明(wénmíng),事关全局(shìguānquánjú)和长远。作为(wèi)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举办地,北京、天津、厦门、成都、合肥不仅在网络文明建设方面取得(qǔde)显著成效,产业发展与经济实力也出类拔萃,为大会的成功举办提供有力支撑。
拿合肥来说,2024年规上互联网(hùliánwǎng)和相关服务、软件(ruǎnjiàn)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收701亿元,同比增长24.7%。培育出科大讯飞等6家上市软件公司。此外,“芯屏汽合”已成为当地产业地标,拥有(yōngyǒu)新能源汽车(qìchē)、先进光伏及新型储能(chǔnéng)、新型显示、人工智能、智能家电(居)、高端装备等6个千亿级产业链。
产业(chǎnyè)向上,发展向前。2024年,合肥以13507.7亿元(yìyuán)的GDP位(wèi)居全国城市第十九位,比2023年再进1位。今年一季度,合肥以6.6%的GDP增速居全国27座万亿城市第二。
奋力向“上”攀登,硬(yìng)实力转化为吸引力,世界制造业大会、中国(安徽)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等相继扎根。2025年(nián)中国网络文明大会选址合肥,是肯定,也是对“再向前”的(de)鼓励。
文明一座城,向上新力量。在日渐清朗的网络空间里(lǐ),文明之花正粲然(cànrán)绽放。
记者 吴焰 徐靖(xújìng)
《人民日(rì)报》(2025年06月16日 第 10 版)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