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战对抗,激烈展开!东部战区时刻准备战斗
空战对抗,激烈展开!东部战区时刻准备战斗
空战对抗,激烈展开!东部战区时刻准备战斗5月18日,由美国返还的“子弹库帛书”第二卷《五行令(lìng)》和第三卷《攻守占》抵达北京,并将(jiāng)于7月在国家博物馆首次(shǒucì)面向公众展出。
5月16日,国家文物局在驻美大使馆接收《五行令》《攻守占》,内容(nèiróng)分别为四时十二月的宜忌、攻城(gōngchéng)守城的宜忌 图据:视觉中国
子弹库帛书(bóshū)1942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,1946年流失至美国。它不但是目前(mùqián)唯一出土的战国帛书,也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帛书和首部(shǒubù)典籍意义上的古书,对于古文字、古文献研究以及(yǐjí)学术史、思想史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。
子弹库帛书一共(yīgòng)三卷,第一卷《四(sì)时令》分甲乙丙三篇,内容主要为与四季相关的上古神话,目前仍留在美国华盛顿。
而从出土到(dào)出国、从重见天日到重归故土,子弹库帛书颠沛流离的历史,既是动荡岁月(suìyuè)的写照,也是世道人心的见证。
民国时期,盗墓猖獗。学者倪方六在《民国盗墓史》一书中分析,原因一是军阀混战动荡不堪;二是外国势力侵入,“国际买家的(de)出现,让民国时期‘产、供、销(xiāo)’一条龙的盗墓产业链(chǎnyèliàn)初步成形。”
长沙作为战国时期楚国(chǔguó)的“东南之会”、西汉时期历时两百余年的长沙国国都,无论楚墓还是汉墓都众多,也一直是盗墓贼觊觎的热门之地,某种程度上可谓十墓九空。在抗战期间(qījiān)长沙还成为重要战场,众多被(bèi)称为“土夫子”的盗墓贼也趁乱(chènluàn)四处下手。
上(shàng)世纪四十年代的长沙城
任全生是当时长沙盗墓贼中的(de)佼佼者。他本是矿工(kuànggōng)出身,半路出家后很快便(biàn)因天赋异禀而声名鹊起。1942年9月某晚,任全生带着漆效忠、李光远、胡德兴等人来到当地俗称“子弹库”的地点,用15米长的探针凿穿了一处古墓的封土和木棺椁(guānguǒ)层,从墓中盗得(dé)常见的铜器、陶器和漆木器,还有一些带字的绢质类纺织物。
任虽然是盗墓专家,对文物的价值却是一知半解(yīzhībànjiě)。在目不识丁的盗墓贼眼里,除去金银珠宝只有铜器、木器能值点钱,于是把这(zhè)一堆东西统统处理给了外号“唐裁缝(cáiféng)”的古玩店老板唐鉴泉,“价格便宜(jiàgépiányi),那些烂(làn)丝织品没算钱,相当于送给他。”任全生要几十年后才(cái)知道:当时他看不上的这些烂丝织品,比其它物品加在一起的拍卖价都要高得多。
唐鉴泉写信给当时在重庆的考古学家商承祚求售,双方正在反复议价之际,本是长沙人的文物专家(zhuānjiā)蔡季(càijì)襄1943年冬由上海返湘(fǎnxiāng),得知后立即以3000元法币从唐手中买下这些“烂丝织品”。蔡季襄是著名藏书家叶德辉的亲戚,从小受教于叶。他用毛笔将帛书上的泥土和污渍(wūzì)小心除去,再请来一位裱(biǎo)糊名匠装裱(zhuāngbiǎo)。裱好的部分,就是如今的第一卷《四时令》。
《四时令》的文字以四方顺序排列,象征(xiàngzhēng)四季流转
其余(qíyú)的残片,是第二卷《五行令(lìng)》和第三卷《攻守占》。当时这样的丝质文字称为“缯书”,而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后,“帛书”的称谓逐渐(zhújiàn)取而代之。
1944年4月,日寇进攻长沙,蔡季(càijì)襄举家逃难,帛书则用一个铁筒装好随身携带。6月,在湘江长沙段最大的洲岛兴马洲遭遇(zāoyù)日军,“淫掠屠杀,备极惨毒”。蔡季襄妻子(qīzǐ)、湘剧名旦黄茀莲和长女蔡铃仪为免遭(miǎnzāo)日寇凌辱,相继投水自沉。
侥幸逃到湖南安化安顿下来的蔡季襄(xiāng),哀伤妻女、终日困处之际,将所带缯书“爰加董理,釐定次序,附以(fùyǐ)考证”,撰成《晚周缯书考证》一书。作为第一个(dìyígè)收藏、揭裱、测绘和研究(yánjiū)子弹库帛书的人,蔡季襄的研究是之后所有研究的起点。
《晚周缯书(shū)考证》扉页
1945年抗战胜利,蔡季襄回到长沙,但已是家破人亡、生活极端窘困。蔡为生活所迫,想起上海(shànghǎi)最大的古董店金才记(jì)古玩店还欠他两千元(liǎngqiānyuán)法币,同时又因为缯书上有许多文字模糊不清,打算(dǎsuàn)到大城市用红外线摄影将字迹照出来。于是1946年夏,蔡季襄前往上海。
此时美国情报人员柯强(John Hadley Cox)受派遣(pàiqiǎn)来华,住(zhù)在(zài)上海霞飞路。柯强1935年毕业于耶鲁(yélǔ)大学(yélǔdàxué)后,受耶鲁雅礼学会派遣到长沙的雅礼中学任教,其间即广泛搜求(sōuqiú)中国古文物,更一度因与蔡季襄争购而引来蔡的反感。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柯强回国,并于1939年在耶鲁大学美术馆举办了“长沙出土文物展”。
柯强在(zài)长沙的古墓盗洞前
蔡季襄托金才记(jì)(jì)店主金从怡帮他找一家提供红外线摄影的照相馆,金满口答应,却将此事告诉了柯强(kēqiáng)。柯强到蔡季襄的住处,声称自己有两部新式的红外线照相机,“保证可以照出来”。在金才记伙计傅佩鹤(fùpèihè)的帮腔下,蔡季襄带上缯书到了霞飞路柯强的住所。
柯强摆弄一番后,说照不出来,“但我有个朋友也是研究红外线摄影的,器材比我还好,我今晚让(ràng)他来我家一起(yìqǐ)拍——无论如何保证(bǎozhèng)明天可以把照片拍好。”也许是求字迹心切,蔡季襄就此将缯书留下,说定(dìng)第二天来取。
第二天一到柯强(kēqiáng)住处,柯强却说:“昨晚拍了一晚还是不(bù)行,恰好有个战友(zhànyǒu)早上回(huí)旧金山来辞行,我就托他带到美国拍摄去了,大约一周之内就能把缯书(shū)和照片一并寄回。”气愤至极的蔡季襄坚决不同意,要柯强立刻退还缯书,柯强只答应以一万美金作担保金、先付一千为定。
面对柯强的耍无赖和傅佩鹤的软硬兼施,无奈的蔡季襄与柯强签订了契约。之后每隔两三天,蔡就去催问一次,柯强总是说照片难拍、需要(xūyào)时间(shíjiān),“反正总会寄回来”。终于有一天,柯强直接消失返美(fǎnměi),蔡季襄只能(zhǐnéng)怏怏返湘。
上(shàng)世纪五十年代的蔡季襄和女儿女婿
之后蔡季襄又托柯强曾经的学生、赴美留学的吴柱存去与柯强交涉,柯强只字不提归还缯(zēng)书,反说一(yī)万美金定价太贵,要降价才能售出。蔡季襄再度表示(biǎoshì):“我(wǒ)的缯书无论如何不能卖掉,请马上寄还,一千美金退你。”
蔡季襄最后得到的答复是,“对蔡先生所托的事恐怕不能(bùnéng)办到,请原谅(qǐngyuánliàng)。”
1980年1月,蔡季襄去世(qùshì)。同年年底,舒尔特(ěrtè)斯(Frederic D. Schulteis)也在美国去世。他是把(bǎ)子弹库帛书带到美国的人。
舒尔特斯是柯强的(de)上级,他受柯强之托,将(jiāng)帛书带到了位于(yú)美国堪萨斯的纳尔逊-阿特金斯美术馆。柯强回国拿到帛书后,于1949年将《四时令》借存于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(bówùguǎn),存期15年;《五行令》《攻守占》,则借存于哈佛大学的福格博物馆。
1964年4月10日,柯强(kēqiáng)取出存放到期的《四(sì)时令》,将其售与纽约的古董商戴福保。两年后,《四时令》以50万美元的价格被(bèi)戴卖给了阿瑟·塞克勒(Arthur M. Sackler)。
阿瑟·塞克勒(kèlēi)发迹,源于(yuányú)创新地使用新式广告营销策略:在媒体、医学杂志和(hé)直销广告上饱和式鼓吹,最大限度占据受众注意力资源。现代医药(yīyào)广告的诞生,即始于他。1952年,阿瑟·塞克勒和兄弟雷蒙德·塞克勒、莫蒂默·塞克勒联手收购了一家名为普渡的小制药公司。但真正让阿瑟·塞克勒挣得盆满(mǎn)钵满,以致有财力为他的亚洲艺术爱好买单的,是(shì)生产著名的安眠药“安定”。
购入帛书时(shí),其好友直言:“只要拥有这件帛书,哪怕你把(bǎ)你现有的藏品全扔进哈德逊河也算不了什么。”
1967年,阿瑟·塞克勒与哥伦比亚大学合作,出资(chūzī)举办了一次关于子弹库帛书的研讨会。这是子弹库帛书出土后第一次向世人(shìrén)亮相,各路(gèlù)学者纷至沓来。
此时的中国,也即将迎来新发现(fāxiàn)(fāxiàn)。1971年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发现后,为了(le)积累经验发掘二号墓和三号墓,在当时已成为湖南省博物馆员工的任(rèn)全生指认下,于1973年5月重新发掘了子弹库楚墓,并新发现一幅人物御龙帛画。郭沫若闻讯非常兴奋,连夜填词一首《西江月·题长沙楚墓帛画》为纪(wèijì)。
郭沫若也(yě)是阿瑟(āsè)·塞(sāi)克勒想见的人。1978年阿瑟·塞克勒第一次来华时就希望和郭沫若见面,“希望跟他直接谈送还帛书的事”,但因为郭氏当时病情严重而未能见面。郭沫若于当年6月去世后(hòu),阿瑟·塞克勒在悼念文章里写道:
“它(帛书)是我最重要的藏品(cángpǐn)……我一直希望我这件文物(wénwù),‘带字的丝绸’能够‘物归原主(wùguīyuánzhǔ)’,重返中国;一直希望在一个(yígè)合适的场合,由一个美国人把我的楚帛书交到郭沫若手里,作为我国人民献给中国人民的礼物……疾病和死亡干扰了此事。”
阿瑟·塞克勒(kèlēi)也没有等到这一天(yītiān)。1987年5月(yuè),阿瑟·塞克勒去世。四个月后,他捐建的华盛顿塞克勒美术馆开幕,《四时令》从此存放于此。1992年6月,柯(kē)强将《五行令》《攻守占》及存放帛书的竹笈,以匿名捐献的名义入藏同一美术馆。
出土(chūtǔ)时承放帛书的竹笈
由阿瑟·塞克勒(kèlēi)而始的艺术捐赠(juānzèng)事业,在他死后成了整个塞克勒家族的金字招牌,如卢浮宫、大都会博物馆、大英博物馆、伦敦泰特美术馆、古根海姆博物馆等世界(shìjiè)顶级博物馆美术馆均有以“塞克勒”命名的专区或捐赠致谢(zhìxiè)。
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。阿瑟·塞克勒(kèlēi)(kèlēi)的(de)(de)侄子理查德·塞克勒,把叔叔的营销策略千百倍地用在了1996年普渡上市的新止痛药“奥施康定”上。这种含鸦片成分的止痛药,被普遍以“不含成瘾性”的宣称广泛促销,最终造就了一场公共卫生危机:超过700万人服药后上瘾(shàngyǐn),超过20万人死于过度用药(yòngyào),受害者中包括《老友记》里钱德勒的主演马修·派瑞。塞克勒家族也因此臭名昭著,不仅(bùjǐn)各大博物馆(bówùguǎn)纷纷与之撇清关系、拒绝继续接受其捐赠,华盛顿的弗里尔-塞克勒美术馆也于2019年更名为如今(rújīn)的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,以去塞克勒化。
《四时令(shílìng)》目前仍然存放于华盛顿的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,等待后续的进一步(jìnyíbù)追讨
柯强于2005年死亡,他从中国返美后受精神错乱的折磨,一度不得不住进(zhùjìn)精神病院。1993年,帛书研究者、北大教授(jiàoshòu)李零曾去信请求与他见面(jiànmiàn),柯强没有回信。
子弹库帛书出土后,流落海外已近八十年。一件诞生于公元前4世纪~3世纪的(de)古物(gǔwù),出土后却见证了种种世态:实操能力顶级却目不识丁的盗墓贼;因(yīn)为讨价还价而失之交臂的考古学者;视若珍宝却因轻信一时而悔恨(huǐhèn)终生的古物玩家;见利忘义为虎作伥的古董掮客;受过世界一流高等教育、却吃(chī)相难看坑蒙拐骗的文化强盗;既嗜财牟利不择手段、又迷恋中国文化似乎(sìhū)良心未泯的艺术藏家……
如果对文物的热爱发展为占有欲,那(nà)对于文物不啻一场灾难。如今平安回家的《五行令》《攻守占》,期待《四时令》在辗转数次(shùcì)易手之后,能够尽快(jǐnkuài)归国重聚。此时的中国(zhōngguó),毕竟已经不是八十年前的中国。
文/启凌 编辑 苏静(sūjìng)
(下载红星新闻,报料(bàoliào)有奖!)


5月18日,由美国返还的“子弹库帛书”第二卷《五行令(lìng)》和第三卷《攻守占》抵达北京,并将(jiāng)于7月在国家博物馆首次(shǒucì)面向公众展出。
5月16日,国家文物局在驻美大使馆接收《五行令》《攻守占》,内容(nèiróng)分别为四时十二月的宜忌、攻城(gōngchéng)守城的宜忌 图据:视觉中国
子弹库帛书(bóshū)1942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,1946年流失至美国。它不但是目前(mùqián)唯一出土的战国帛书,也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帛书和首部(shǒubù)典籍意义上的古书,对于古文字、古文献研究以及(yǐjí)学术史、思想史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。
子弹库帛书一共(yīgòng)三卷,第一卷《四(sì)时令》分甲乙丙三篇,内容主要为与四季相关的上古神话,目前仍留在美国华盛顿。
而从出土到(dào)出国、从重见天日到重归故土,子弹库帛书颠沛流离的历史,既是动荡岁月(suìyuè)的写照,也是世道人心的见证。
民国时期,盗墓猖獗。学者倪方六在《民国盗墓史》一书中分析,原因一是军阀混战动荡不堪;二是外国势力侵入,“国际买家的(de)出现,让民国时期‘产、供、销(xiāo)’一条龙的盗墓产业链(chǎnyèliàn)初步成形。”
长沙作为战国时期楚国(chǔguó)的“东南之会”、西汉时期历时两百余年的长沙国国都,无论楚墓还是汉墓都众多,也一直是盗墓贼觊觎的热门之地,某种程度上可谓十墓九空。在抗战期间(qījiān)长沙还成为重要战场,众多被(bèi)称为“土夫子”的盗墓贼也趁乱(chènluàn)四处下手。
上(shàng)世纪四十年代的长沙城
任全生是当时长沙盗墓贼中的(de)佼佼者。他本是矿工(kuànggōng)出身,半路出家后很快便(biàn)因天赋异禀而声名鹊起。1942年9月某晚,任全生带着漆效忠、李光远、胡德兴等人来到当地俗称“子弹库”的地点,用15米长的探针凿穿了一处古墓的封土和木棺椁(guānguǒ)层,从墓中盗得(dé)常见的铜器、陶器和漆木器,还有一些带字的绢质类纺织物。
任虽然是盗墓专家,对文物的价值却是一知半解(yīzhībànjiě)。在目不识丁的盗墓贼眼里,除去金银珠宝只有铜器、木器能值点钱,于是把这(zhè)一堆东西统统处理给了外号“唐裁缝(cáiféng)”的古玩店老板唐鉴泉,“价格便宜(jiàgépiányi),那些烂(làn)丝织品没算钱,相当于送给他。”任全生要几十年后才(cái)知道:当时他看不上的这些烂丝织品,比其它物品加在一起的拍卖价都要高得多。
唐鉴泉写信给当时在重庆的考古学家商承祚求售,双方正在反复议价之际,本是长沙人的文物专家(zhuānjiā)蔡季(càijì)襄1943年冬由上海返湘(fǎnxiāng),得知后立即以3000元法币从唐手中买下这些“烂丝织品”。蔡季襄是著名藏书家叶德辉的亲戚,从小受教于叶。他用毛笔将帛书上的泥土和污渍(wūzì)小心除去,再请来一位裱(biǎo)糊名匠装裱(zhuāngbiǎo)。裱好的部分,就是如今的第一卷《四时令》。
《四时令》的文字以四方顺序排列,象征(xiàngzhēng)四季流转
其余(qíyú)的残片,是第二卷《五行令(lìng)》和第三卷《攻守占》。当时这样的丝质文字称为“缯书”,而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后,“帛书”的称谓逐渐(zhújiàn)取而代之。
1944年4月,日寇进攻长沙,蔡季(càijì)襄举家逃难,帛书则用一个铁筒装好随身携带。6月,在湘江长沙段最大的洲岛兴马洲遭遇(zāoyù)日军,“淫掠屠杀,备极惨毒”。蔡季襄妻子(qīzǐ)、湘剧名旦黄茀莲和长女蔡铃仪为免遭(miǎnzāo)日寇凌辱,相继投水自沉。
侥幸逃到湖南安化安顿下来的蔡季襄(xiāng),哀伤妻女、终日困处之际,将所带缯书“爰加董理,釐定次序,附以(fùyǐ)考证”,撰成《晚周缯书考证》一书。作为第一个(dìyígè)收藏、揭裱、测绘和研究(yánjiū)子弹库帛书的人,蔡季襄的研究是之后所有研究的起点。
《晚周缯书(shū)考证》扉页
1945年抗战胜利,蔡季襄回到长沙,但已是家破人亡、生活极端窘困。蔡为生活所迫,想起上海(shànghǎi)最大的古董店金才记(jì)古玩店还欠他两千元(liǎngqiānyuán)法币,同时又因为缯书上有许多文字模糊不清,打算(dǎsuàn)到大城市用红外线摄影将字迹照出来。于是1946年夏,蔡季襄前往上海。
此时美国情报人员柯强(John Hadley Cox)受派遣(pàiqiǎn)来华,住(zhù)在(zài)上海霞飞路。柯强1935年毕业于耶鲁(yélǔ)大学(yélǔdàxué)后,受耶鲁雅礼学会派遣到长沙的雅礼中学任教,其间即广泛搜求(sōuqiú)中国古文物,更一度因与蔡季襄争购而引来蔡的反感。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柯强回国,并于1939年在耶鲁大学美术馆举办了“长沙出土文物展”。
柯强在(zài)长沙的古墓盗洞前
蔡季襄托金才记(jì)(jì)店主金从怡帮他找一家提供红外线摄影的照相馆,金满口答应,却将此事告诉了柯强(kēqiáng)。柯强到蔡季襄的住处,声称自己有两部新式的红外线照相机,“保证可以照出来”。在金才记伙计傅佩鹤(fùpèihè)的帮腔下,蔡季襄带上缯书到了霞飞路柯强的住所。
柯强摆弄一番后,说照不出来,“但我有个朋友也是研究红外线摄影的,器材比我还好,我今晚让(ràng)他来我家一起(yìqǐ)拍——无论如何保证(bǎozhèng)明天可以把照片拍好。”也许是求字迹心切,蔡季襄就此将缯书留下,说定(dìng)第二天来取。
第二天一到柯强(kēqiáng)住处,柯强却说:“昨晚拍了一晚还是不(bù)行,恰好有个战友(zhànyǒu)早上回(huí)旧金山来辞行,我就托他带到美国拍摄去了,大约一周之内就能把缯书(shū)和照片一并寄回。”气愤至极的蔡季襄坚决不同意,要柯强立刻退还缯书,柯强只答应以一万美金作担保金、先付一千为定。
面对柯强的耍无赖和傅佩鹤的软硬兼施,无奈的蔡季襄与柯强签订了契约。之后每隔两三天,蔡就去催问一次,柯强总是说照片难拍、需要(xūyào)时间(shíjiān),“反正总会寄回来”。终于有一天,柯强直接消失返美(fǎnměi),蔡季襄只能(zhǐnéng)怏怏返湘。
上(shàng)世纪五十年代的蔡季襄和女儿女婿
之后蔡季襄又托柯强曾经的学生、赴美留学的吴柱存去与柯强交涉,柯强只字不提归还缯(zēng)书,反说一(yī)万美金定价太贵,要降价才能售出。蔡季襄再度表示(biǎoshì):“我(wǒ)的缯书无论如何不能卖掉,请马上寄还,一千美金退你。”
蔡季襄最后得到的答复是,“对蔡先生所托的事恐怕不能(bùnéng)办到,请原谅(qǐngyuánliàng)。”
1980年1月,蔡季襄去世(qùshì)。同年年底,舒尔特(ěrtè)斯(Frederic D. Schulteis)也在美国去世。他是把(bǎ)子弹库帛书带到美国的人。
舒尔特斯是柯强的(de)上级,他受柯强之托,将(jiāng)帛书带到了位于(yú)美国堪萨斯的纳尔逊-阿特金斯美术馆。柯强回国拿到帛书后,于1949年将《四时令》借存于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(bówùguǎn),存期15年;《五行令》《攻守占》,则借存于哈佛大学的福格博物馆。
1964年4月10日,柯强(kēqiáng)取出存放到期的《四(sì)时令》,将其售与纽约的古董商戴福保。两年后,《四时令》以50万美元的价格被(bèi)戴卖给了阿瑟·塞克勒(Arthur M. Sackler)。
阿瑟·塞克勒(kèlēi)发迹,源于(yuányú)创新地使用新式广告营销策略:在媒体、医学杂志和(hé)直销广告上饱和式鼓吹,最大限度占据受众注意力资源。现代医药(yīyào)广告的诞生,即始于他。1952年,阿瑟·塞克勒和兄弟雷蒙德·塞克勒、莫蒂默·塞克勒联手收购了一家名为普渡的小制药公司。但真正让阿瑟·塞克勒挣得盆满(mǎn)钵满,以致有财力为他的亚洲艺术爱好买单的,是(shì)生产著名的安眠药“安定”。
购入帛书时(shí),其好友直言:“只要拥有这件帛书,哪怕你把(bǎ)你现有的藏品全扔进哈德逊河也算不了什么。”
1967年,阿瑟·塞克勒与哥伦比亚大学合作,出资(chūzī)举办了一次关于子弹库帛书的研讨会。这是子弹库帛书出土后第一次向世人(shìrén)亮相,各路(gèlù)学者纷至沓来。
此时的中国,也即将迎来新发现(fāxiàn)(fāxiàn)。1971年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发现后,为了(le)积累经验发掘二号墓和三号墓,在当时已成为湖南省博物馆员工的任(rèn)全生指认下,于1973年5月重新发掘了子弹库楚墓,并新发现一幅人物御龙帛画。郭沫若闻讯非常兴奋,连夜填词一首《西江月·题长沙楚墓帛画》为纪(wèijì)。
郭沫若也(yě)是阿瑟(āsè)·塞(sāi)克勒想见的人。1978年阿瑟·塞克勒第一次来华时就希望和郭沫若见面,“希望跟他直接谈送还帛书的事”,但因为郭氏当时病情严重而未能见面。郭沫若于当年6月去世后(hòu),阿瑟·塞克勒在悼念文章里写道:
“它(帛书)是我最重要的藏品(cángpǐn)……我一直希望我这件文物(wénwù),‘带字的丝绸’能够‘物归原主(wùguīyuánzhǔ)’,重返中国;一直希望在一个(yígè)合适的场合,由一个美国人把我的楚帛书交到郭沫若手里,作为我国人民献给中国人民的礼物……疾病和死亡干扰了此事。”
阿瑟·塞克勒(kèlēi)也没有等到这一天(yītiān)。1987年5月(yuè),阿瑟·塞克勒去世。四个月后,他捐建的华盛顿塞克勒美术馆开幕,《四时令》从此存放于此。1992年6月,柯(kē)强将《五行令》《攻守占》及存放帛书的竹笈,以匿名捐献的名义入藏同一美术馆。
出土(chūtǔ)时承放帛书的竹笈
由阿瑟·塞克勒(kèlēi)而始的艺术捐赠(juānzèng)事业,在他死后成了整个塞克勒家族的金字招牌,如卢浮宫、大都会博物馆、大英博物馆、伦敦泰特美术馆、古根海姆博物馆等世界(shìjiè)顶级博物馆美术馆均有以“塞克勒”命名的专区或捐赠致谢(zhìxiè)。
但盛名之下其实难副。阿瑟·塞克勒(kèlēi)(kèlēi)的(de)(de)侄子理查德·塞克勒,把叔叔的营销策略千百倍地用在了1996年普渡上市的新止痛药“奥施康定”上。这种含鸦片成分的止痛药,被普遍以“不含成瘾性”的宣称广泛促销,最终造就了一场公共卫生危机:超过700万人服药后上瘾(shàngyǐn),超过20万人死于过度用药(yòngyào),受害者中包括《老友记》里钱德勒的主演马修·派瑞。塞克勒家族也因此臭名昭著,不仅(bùjǐn)各大博物馆(bówùguǎn)纷纷与之撇清关系、拒绝继续接受其捐赠,华盛顿的弗里尔-塞克勒美术馆也于2019年更名为如今(rújīn)的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,以去塞克勒化。
《四时令(shílìng)》目前仍然存放于华盛顿的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,等待后续的进一步(jìnyíbù)追讨
柯强于2005年死亡,他从中国返美后受精神错乱的折磨,一度不得不住进(zhùjìn)精神病院。1993年,帛书研究者、北大教授(jiàoshòu)李零曾去信请求与他见面(jiànmiàn),柯强没有回信。
子弹库帛书出土后,流落海外已近八十年。一件诞生于公元前4世纪~3世纪的(de)古物(gǔwù),出土后却见证了种种世态:实操能力顶级却目不识丁的盗墓贼;因(yīn)为讨价还价而失之交臂的考古学者;视若珍宝却因轻信一时而悔恨(huǐhèn)终生的古物玩家;见利忘义为虎作伥的古董掮客;受过世界一流高等教育、却吃(chī)相难看坑蒙拐骗的文化强盗;既嗜财牟利不择手段、又迷恋中国文化似乎(sìhū)良心未泯的艺术藏家……
如果对文物的热爱发展为占有欲,那(nà)对于文物不啻一场灾难。如今平安回家的《五行令》《攻守占》,期待《四时令》在辗转数次(shùcì)易手之后,能够尽快(jǐnkuài)归国重聚。此时的中国(zhōngguó),毕竟已经不是八十年前的中国。
文/启凌 编辑 苏静(sūjìng)
(下载红星新闻,报料(bàoliào)有奖!)






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