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新华网关注武汉:多元驱动,老汉口出新出彩强

体育正文 53 0

新华网关注武汉:多元驱动,老汉口出新出彩强

新华网关注武汉:多元驱动,老汉口出新出彩强

汉口,作为武汉开埠(kāibù)兴源之地,江岸区沉淀着老汉口深厚的商业基因,从巴公房子的欧陆风情到吉庆街(jíqìngjiē)的市井烟火,这片土地始终怀揣着对商业活力的不懈(bùxiè)追求。如今,江岸区正以“主体多元、场景融合、业态(yètài)创新”为引擎,推动传统消费场景焕新升级。 多元场景融合打造消费(xiāofèi)新引力 端午假期,吉庆街人气持续高涨。白天,这里(lǐ)弥漫着(mímànzhe)浓郁的老味道(wèidào)。在曹祥泰、汪玉霞、五芳斋等老字号门前,顾客们排着长队,选购绿豆糕、粽子等时令美食,传统的魅力在此尽显。夜晚(yèwǎn)来临,吉庆街展现出全新姿态。“老通城·通城印巷”里聚集了30余家华中首店、武汉首创品牌,音乐演出、餐酒吧(jiǔbā)、沉浸式演绎茶馆等“新夜态”吸引着众多游客。据招商经理贾坤(jiǎkūn)和介绍,自今年4月底开街以来,这里客流量已突破(tūpò)50万人次。 图为“老通城(lǎotōngchéng)·通城印巷”街区。 新华网发 传统非遗老字号与新潮“夜场景”相融合,吉庆街打造出全天候多元消费体验,形成(xíngchéng)“日尝老味道、夜探新玩法”的(de)消费闭环。 沉浸式体验是江岸区活化城市空间、解锁“老汉口”记忆的(de)关键方式。傍晚,南京路西段保元(bǎoyuán)里(bǎoyuánlǐ)巷口,游客可以身着民国服饰手持《江城晚报》,跟随演员穿梭,沉浸式感受《保元风云(fēngyún)》端午特别场;或者带上寓意祈福纳吉的五彩绳,登上“知音号”,回到老汉口。“知音号”这条(tiáo)被誉为武汉最会“讲故事的船”,已(yǐ)见证了130万人次的时空穿越之旅。 图为在(zài)平和坊举办的陶里陶器市集。 新华网发 这个端午,江岸区更增添了许多特色消费场景。平和坊的陶里陶器市集成为亲子遛(liú)娃地和手作控天堂;黄浦大街桥下空间红黄蓝(hónghuánglán)撞色涂鸦墙与“武汉”“江城”立体字(zì)同框,随手便能拍出赛博朋克大片,这里既(jì)是护学驿站又是文化市集、科普长廊。 图为(túwèi)节假日的巴公房子。 新华网发 在江岸区,多元场景的(de)融合(rónghé)不仅在平面上,更朝着垂直维度深入拓展。巴公(bāgōng)房子从万里茶道的见证者华丽转身为艺术酒店,节假日期间持续满房;多牛世界的老厂房里,汉派相声的笑声冲淡了工业遗迹的沧桑。历史(lìshǐ)文化与现代消费场景在这里相互交融,将老街区、老建筑(jiànzhù)转化为消费流量的入口(rùkǒu),挖掘着“时间价值”背后的商业潜力。据了解,2025年1-5月,江岸区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全域(quányù)客流、消费同比均有显著增长。 多元业态创新推动(tuīdòng)消费升级 在推动多元化消费场景融合(rónghé)的基础上,江岸区进一步通过(tōngguò)业态创新,加速消费升级,打造商业新地标。截至2025年5月(yuè),江岸区的商业综合体(zōnghétǐ)已达11家,“四首经济”(首店、首发、首秀、首展)的密度位居全市前列。 图为端午节期间(qījiān)潮流盒子X118商场举办(jǔbàn)二次元主题活动。 新华网发 在潮流盒子X118商场,二次元主题店内挤满了挑选“谷子(gǔzi)”的00后,有着20年历史的老百货借助30余家(yújiā)动漫首店实现了华丽转身。这座体量仅1.6万平方米的商场,凭借93%的华中首店占比(bǐ),在2024年实现营业额2.5亿元,消费者平均每周(měizhōu)到访2-3次。运营负责人程功表示:“我们把(bǎ)老商场打造成华中最大的‘谷子聚集地’,正是看中了二次元文化在武汉百万(bǎiwàn)大学生中的影响力。” 图为(túwèi)武汉HOCH汉堡节现场。 新华网发 端午节(jié)期间,江岸区的商业活动同样精彩纷呈。武汉万象城的汉堡(hànbǎo)节持续火爆。HOCH汉堡节主理人表示(biǎoshì),“整个汉堡节大概来了30多个品牌,每天差不多接待10万多人次。” 江岸区商务局(shāngwùjú)相关负责人介绍,近年来,江岸区引进了260余家品牌首店、定制店,从高达基地(jīdì)华中首展到航天文创沉浸式艺术展,每个“首”字头(zìtóu)项目都成为业态创新的有力支撑(zhīchēng),不断点燃消费者的新鲜感(xīnxiāngǎn)和热情。与此同时,“商旅文”融合催生出多条网红沉浸式体验路线,进一步增强了消费流量的吸引力。 这种破圈(pòquān)效应在更广泛的场景(chǎngjǐng)中得到体现。在武汉天地骑行装备店里(diànlǐ),60后与00后同框;在华中首个“高达基地”,年轻父子正专注地研究模型拼装。 江岸区鼓励各商圈、商街紧跟消费热潮,结合重要节庆(jiéqìng)、节点及活动、赛事,不断打造贴合需求(xūqiú)的消费场景和各类主题活动。 武汉(wǔhàn)马拉松比赛期间和(hé)五一假期,武汉天地商圈通过(tōngguò)创新消费场景和举办各类潮流趣味活动,分别吸引客流113万人次、80.3万人次。“小众文化大众化、垂直需求场景化”的升级路径(lùjìng)正在江岸区逐步形成。 多元主体共振激活老汉口商业基因(jīyīn) 政策搭台,企业唱戏,文化(wénhuà)铸魂。在商业焕新(xīn)的(de)进程中,江岸区多元主体(zhǔtǐ)协同,形成(xíngchéng)了活跃的消费市场格局(géjú)。港资瑞安集团深耕武汉天地19年,秉持“修旧如旧”的理念,61公顷的旧城蝶变为城市会客厅(huìkètīng),获评湖北(húběi)省夜间消费集聚区。央企华润集团打造的武汉万象城,不仅成为城市时尚消费高地,还带动周边区域商业氛围提升。新开业的武汉山姆会员店占地(zhàndì)超2万平方米,以“家庭友好型消费综合体”的新角色加入江岸消费矩阵。民营资本则聚焦垂直创新,湖北白云边集团改造的“老(lǎo)通城·通城印巷”,以音乐潮流文化为核心,将(jiāng)老街升级为Z世代聚集地。国有企业在历史风貌(fēngmào)区保护开发中,兼顾文化传承与商业创新,武汉城市风貌集团以“修旧如故”的改造理念,将老建筑改造成风貌酒店,百年建筑焕发出新生机,文化溢价效应显著。 图为武汉山姆会员店江岸店开业首日。 新华网(xīnhuáwǎng)发 今年以来(jīnniányǐlái),江岸区通过“商旅文”融合,组织了“新(xīn)年购江岸GO”2025新春消费(xiāofèi)季、“樱你而来 乐购江岸”汉马樱花(yīnghuā)消费季、“享住江岸”住房消费季、小龙虾消费季等系列重点活动110余场,周周有(yǒu)主题、月月有活动,发放“乐购江岸”新春消费券252万元,打造购物、住宿、餐饮、演艺等多业态的消费新增长点(zēngzhǎngdiǎn),释放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全链条消费活力,带动消费超亿元。 据统计(jùtǒngjì),2025年1-4月,江岸区(jiāngànqū)社会(shèhuì)消费品零售总额达(dá)292.00亿元,增长8.5%,增速与(yǔ)规模均领跑(lǐngpǎo)武汉中心城区。江岸区相关(xiāngguān)负责人表示,当前,江岸区正紧抓武汉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、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机遇,坚持“政策 + 活动”“线上 + 线下”相结合,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,积极拓展数字消费、服务消费,大力发展首发经济、银发经济、假日经济,挖掘消费潜能,推动老汉口商业基因的持续焕新。(赵梦琪)
新华网关注武汉:多元驱动,老汉口出新出彩强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