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百姓需求就是“创建清单”——苏北水城金湖的文明“养城记”

体育正文 294 0

百姓需求就是“创建清单”——苏北水城金湖的文明“养城记”

百姓需求就是“创建清单”——苏北水城金湖的文明“养城记”

全国文明城市是社会普遍公认的(de)含金量高、公信力强的荣誉称号,是城市发展的一块“金字招牌”,反映(fǎnyìng)了城市在经济(jīngjì)、社会、生态文明等多个方面的建设成果,更反映了这座城市人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。 创建全国(quánguó)文明城市的(de)过程,无疑极为考验城市的综合治理能力、民生保障能力、公共服务水平等,是(shì)对城市全方位、深层次、持久性的检验。 5月下旬,又一批城市荣获全国(quánguó)文明城市称号,其中包括淮安市金湖(jīnhú)县。金湖是一座地处苏北地区的水韵湖城,财力(cáilì)、人力较中心城市并没有优势,此次顺利通过,“首创即成”。 金湖城区。冀春阳 摄 本文图片均由金湖县(jīnhúxiàn)委宣传部提供 相比中心城市,金湖的(de)成功创建代表了(le)另一种路径——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,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,如何(rúhé)找到最清晰的路线,最关键的环节,最重要的抓手,实现最好的社会效应? 金湖探索出了一套(yītào)答案。 文明城市是(shì)反映城市整体文明、和谐程度的综合性荣誉称号。自2005年评选(píngxuǎn)启动以来,已建立起规范化、制度化的三年一届(yījiè)评选机制,并探索形成了一套科学严谨、操作性强的测评体系。经过七届评选,目前已有505个城市荣获全国(quánguó)文明城市称号。 金湖(hú)系淮安市下辖县,位于扬州、淮安、安徽天长三地交界处,因境内白马湖、宝应(bǎoyìng)湖、高邮湖三湖环绕,由(yóu)周恩来总理定名为“金湖”,寓意资源丰富,日出斗金。 本次参评全国(quánguó)文明城市,是金湖(jīnhú)首次冲击这一沉甸甸的荣誉。作为一个县城,该如何下手? 从一开始,金湖的理念就是“一切围绕百姓需求(xūqiú)来”。 走在金湖城区,道路不算宽敞,却很整洁。翠湖园是金湖最早的(de)公园,现已免费开放。公园内有(yǒu)一座看起来像(xiàng)别墅的公厕,配备有扫码取纸的设备、感应式负压收集除臭系统、新风系统与智慧(zhìhuì)厕所管理系统。大屏幕上(shàng),通过智能感应监测设备,卫生间及周边的温湿度、厕所使用状态等一目了然。 据工作人员介绍,平时有很多人到(réndào)翠湖园附近锻炼,有个公厕会很方便,而且里面还备了医药(yīyào)包、针线包等应急物品。在金湖城区,这样的(de)一类公厕有20多座,基本实现了城区全覆盖。 从(cóng)主干道拐进小路(lù),路面同样平整。“以前这里路面又(yòu)脏又破,一下雨就积水,现在路修好了,我们也方便多了。”居民李梅说。澎湃新闻(www.thepaper.cn)记者从金湖县文明办获悉,不光主干道,近年来金湖加大了对背街后巷的改造力度,包括改善路面破损和(hé)垃圾堆积现象,增加地下管网设施(shèshī)等,不仅满足“面子”需要,更解决“里子(lǐzi)”问题。 在衡阳路社区,一处依托原办公用房打造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门口,老人(lǎorén)进进出出。中心内(nèi)设置(shèzhì)了棋牌室、运动室、图书室(túshūshì)、助餐室、休息室等功能室,可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、健身娱乐、心理疏导等全方位、专业化养老服务。 在上学、放学(fàngxué)时间段,有交警指挥交通。 傍晚放学时分,育才小学大门东侧的停车场(tíngchēchǎng)上,接孩子的车辆秩序井然。这片停车场仅限接孩子的家长使用(shǐyòng),上学、放学时间段之外封闭,不对社会开放。停车场区域曾是一片长满杂草的荒地,兴建停车场不仅将荒地利用了起来(qǐlái),更(gèng)解决(jiějué)了上学、放学时间段路面交通拥堵的问题。 民生大多都是(shì)小事,但民生无小事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,金湖始终将百姓的切实需求放在了核心位置(wèizhì)。 如何精准获知百姓(bǎixìng)的需求?“我们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的方式,充分了(le)解百姓的声音。我们还常态化(huà)开展‘社区吹哨部门报到、我为(wèi)群众办实事’活动,前后收集梳理办结了合理诉求超1000件,受到群众一致好评。”金湖县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。 也正是经历了多次座谈,百姓对“停车难”问题的意见才得以被重视(zhòngshì)。金湖多个部门对全县(quánxiàn)范围(fànwéi)内的停车位情况进行了调查(diàochá)摸排,实施公共停车场及配套基础设施工程,近年来全县新增施划机动车停车泊位8600多个,施划非机动车停车线(标识(biāozhì))12.5万米,且全部免费对社会公众开放。 城市治理要关注“疏”的(de)艺术 创建文明城市,精神文明是关键(guānjiàn)。 澎湃新闻(xīnwén)注意到,这方面,金湖“有堵有疏”。比如不文明(wénmíng)交通行为,金湖近年来下大力气持续推进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的整理、处罚工作,对不文明养犬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和人性化处罚,加大城区环境卫生薄弱地块(dìkuài)的监管(jiānguǎn)和治理等等,精准高效地“堵”住漏洞。 更重要的(de),其实还是“疏”的艺术。 随机(suíjī)走进金湖县城的(de)小区,可以看到崭新的电动车充电棚,还有不少排列整齐的晾晒杆(gān),“我们根据各个小区的情况,坚持就近布局、方便市民的原则,建设了这样的集中晾晒区,避免了居民自己在绿化带的树木间私拉晾衣绳,或直接在公共设施的扶手上晒被子等现象,而不是(búshì)单纯地(dì)禁止(jìnzhǐ)私拉乱接,反响非常好。”金湖县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。 还有(háiyǒu),对于在城市主干道等地块胡乱摆摊的小贩,金湖除了清理整治,还划出了疏导(shūdǎo)点,引导小贩们进入疏导点集中营业。 针对不文明养犬行为,金湖县在持续(chíxù)开展不文明养犬整治行动的同时,实行人性化引导,先发动社区持续开展入户、入街道、入小区宣传,看到没有牵绳的边发放(fāfàng)(fāfàng)遛狗绳边教育,先后(xiānhòu)发放了6000余条遛狗绳,引导居民文明养犬,取得良好成效。 针对小区(xiǎoqū)内乱贴广告的不良行为,当地在各个小区的楼道内布设了(le)便民(biànmín)张贴栏,专门给小广告留出了一席之地。如此一来,小广告没必要随意张贴,而居民如果有开锁、通下水道、保洁、维修家电等需求,也可以(kěyǐ)及时联系上相关服务商。 交通文明方面(fāngmiàn),自2023年(nián)3月起,金湖县文明办取消了传统的路口值守方式,转而(zhuǎnér)通过科技赋警、增设路口交通安全提示、常态化开展交通文明教育、向社会特别是学生发放(fāfàng)头盔等多种手段,引导居民遵守交通秩序。该年下半年以来,金湖头盔佩戴率、路口守法率一直位居全省(quánshěng)上游。 人是(shì)一座城市最根本、最重要、最鲜活的(de)元素。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,金湖非常注重典型引领(yǐnlǐng)的作用(zuòyòng),比如开展市民文明素质“十大提升行动”,打造翠湖园“好人园”、荷花广场“好人广场”、健康路“好人一条街”、建设路“新时代好少年一条街”等。 金(jīn)湖举行的自行车赛。 事实上,“好人文化”早就是金湖的一张精神名片。截至目前,金湖县已累计涌现“中国好人”10人(组(zǔ))、“江苏好人”38人(组),各级文明家庭超万户(wànhù)。在(zài)金湖,数万名(shùwànmíng)志愿者长期活跃于理论宣讲、助老扶幼等一线。 早在2016年,金湖就出台(chūtái)了《金湖县帮扶和礼遇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实施办法》,推出医疗保障(bǎozhàng)、住房保障等9项帮扶机制,并给予一定的(de)资金保障,在全社会营造互帮互助、弘扬爱心的道德风尚。 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(lái)。精神文明建设就像那活水,穿过(chuānguò)“水城”金湖大地,滋润心田。 打造共建共治(gòngzhì)共享的农村治理格局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,不止(bùzhǐ)于城区。 金湖能够“首创即(jí)成”,还有个重要的秘诀,那就是农村。农村,同样是创建(chuàngjiàn)的“主阵地”。 首先是农村环境整治(zhěngzhì),这关乎农村的“第一印象”。近年来,金湖对农村生活垃圾、沟渠淤泥和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了全面(quánmiàn)清理,出动机械车辆1200余台次,清运生活垃圾1.2万吨,从源头治理(zhìlǐ)脏乱差问题(wèntí),改善(gǎishàn)农村生态环境。同时(tóngshí),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全面排查,全面拆除危旧房、废弃猪牛栏及露天厕所茅房,整治乱堆乱放、乱搭乱建和违规广告招牌,释放公共空间。 景观提升方面,金湖对农村黑臭水体进行全面治理,累计疏通(shūtōng)农田灌溉渠、排水沟(páishuǐgōu)320公里,打捞河道漂浮物860吨,恢复水域自净能力。曾经的(de)卫生死角,纷纷蝶变为小花园、休闲绿地。 在(zài)农村,老年人占了较(jiào)高比重,如何敬老助老是一个(yígè)大课题。走进银涂镇红湖村老人助餐点,明亮的大厅(dàtīng)和干净的桌椅映入眼帘。“现在还不是饭点,到了中午,这里基本上(jīběnshàng)都坐满了老人。”据现场(xiànchǎng)工作人员介绍,价格采取“4320”惠民政策,也就是60~64周岁老人每人每餐(měicān)4元,65~69周岁老人每人每餐3元,70~79周岁老人每人每餐2元,80周岁以上老人每人每餐0元。另外,60周岁以上的五保户、低保户、重残对象也可以免费就餐。 村(cūn)书记邹修桂告诉澎湃新闻(xīnwén),他算过一笔账,一年下来,除了民政部门补贴外,红湖村还需(xū)贴补20万元,“20万元能解决200多名老人的就餐难题,我们觉得很值。” 乡风文明方面,金湖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,以集中活动日、文明实践大(dà)集市、三进城三下乡等(děng)构建文明实践城乡(chéngxiāng)融合机制。专家学者、基层干部(jīcénggànbù)、先进模范等组成的宣讲队伍,采用“理论+文艺”“理论+故事”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,将(jiāng)党的创新理论、方针政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送到群众身边。 全县各村镇通过健全红白理事会、道德评议会(píngyìhuì)、村规民约等(děng)(děng)治理体系,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。金北街道南宁村年均开展走访慰问、关爱特殊群体、政策宣讲、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;依托(yītuō)“积分超市”完善积分管理办法,将(jiāng)移风易俗、志愿服务、善行义举等内容纳入积分制管理,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(hé)主动性。 前锋(qiánfēng)镇白马湖村(mǎhúcūn)位于白马湖畔,早年只是一个人均欠贷款1万多元的贫穷落后渔村,但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,如今已实现华丽蝶变。 白马湖水产资源丰富,但受制于捕捞方式(fāngshì)单一、养殖无序(wúxù),早年,渔民收益并不算高,后来更是引发了污染问题。 2010年,白马湖村(cūn)(mǎhúcūn)用(yòng)两年时间在全市率先完成退圩还湖、退养还湖,转而搞生态旅游。如今的白马湖畔(húpàn),村庄干净整洁,不时有游客在湖边小路上散步。“我们白马湖村一直是靠湖吃饭,但和过去相比,现在我们吃的是生态饭。”村党总支书记蒋贵清告诉澎湃新闻。 在白马湖村沿湖组房屋的(de)外墙上,一组移风易俗(yífēngyìsú)及(jí)渔文化主题彩绘颇为醒目,充分展示文明新风,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。“在我们村,农民、渔民安居乐业,其乐融融,可以说(shuō)路不拾遗、夜不闭户。”蒋贵清说。 采访过程中,多位被采访者都谈到,成功创建(chuàngjiàn)(chuàngjiàn)全国文明城市不是终点,而是新起点,“我们从来都不是为了创建而创建。” 在金湖(jīnhú),打造文明城市、守护城市文明已经形成多项常态化机制(jīzhì)。“就(jiù)比如我们(wǒmen)的‘社区吹哨,部门报到’机制,早已作为长期机制固定了下来,百姓诉说什么需求,反映什么问题,我们都能很快知晓,然后分类解决。”金湖县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。 有的已经不作为文明城市测评的硬性标准,但金湖(jīnhú)一直在坚持推进,比如骑电动车(diàndòngchē)戴头盔的问题,不求功利性结果,只为百姓的出行(chūxíng)安全考虑。 而从更长远的角度看,金湖成功创建文明城市,以及(yǐjí)对创建成果的持续巩固(gǒnggù),是为了城市更好的未来。 城市之美,最美在人。一座有(yǒu)温度、有人情味的城市,可以(kěyǐ)给人宾至如归之感,让游人感动,让客商信任。 这一点(yìdiǎn),正是金湖孜孜追求的。 算起来,金湖是(shì)座非常(fēicháng)年轻的城市。但在这片盛产荷花的土地上,以开放包容、拼搏进取等为主要特征的精神品质,早已深深扎根。 当下的金湖,正深化“四最”营商环境建设,在(zài)助(zhù)企纾困上发挥更大政策效应,把“做的要比(bǐ)说的好、服务要比需求早”贯穿始终、落在实处。 当下的金湖(jīnhú),正锚定“工业产值超千亿”目标,把项目攻坚(gōngjiān)作为县域发展(fāzhǎn)的头版头条,筑牢“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”的不懈追求,推动高质量发展重返省市排头,奋力建设长三角智造金谷。 当下的金湖,正以全国(quánguó)文明城市(wénmíngchéngshì)成功创建为新契机,持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,努力建设一个实力强、群众富、城乡美、社会文明程度高的现代化水韵湖城,让更多人(rén)走进金湖、了解金湖、爱上金湖。 金湖也有底气说出这句话:金湖人好,地方好,发展态势更好(gènghǎo)。 (本文来自澎湃新闻,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(xiàzài)“澎湃新闻”APP)
百姓需求就是“创建清单”——苏北水城金湖的文明“养城记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