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机器人,河南新质生产力的“代言人”

体育正文 202 0

机器人,河南新质生产力的“代言人”

机器人,河南新质生产力的“代言人”

近日,北京、杭州、成都(chéngdū)等传统影视基地的专业演员批量涌入郑州加入(jiārù)微短剧拍摄大军(dàjūn)。郑州作为当下热门的微短剧摄制重地,在相关(xiāngguān)部门“抢抓机遇、推出精品、育强产业、提升服务”的带动下正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,向“微短剧创作之都”继续迈进。

作为国家中心(zhōngxīn)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,郑州拥有国际都市的繁华风貌、资源丰富的文化遗产、古村老街的田园风光,高端酒店和旅游度假区不胜枚举,老城更新带来的文化街区特色十足,尤其是在微短剧(duǎnjù)成为(chéngwéi)行业风口以后,在市场引导与政府支持双重作用下,越来越多的文旅(wénlǚ)场景资源得到(dédào)挖掘与展示。

5月22日(rì),二七区通过整合全区文旅资源,发布了一整批微短剧场景资源。其中(qízhōng),有适合历史正剧、革命题材、城市记忆题材拍摄的二七广场,也有适合生态环保、职场、科技、医疗选题拍摄的西岗建筑艺术体验园。瑞光创意工厂、二七米房、中铁·泰和里(lǐ)年轻潮流(cháoliú),古玩城(gǔwánchéng)与碧波园、贾鲁水镇、瞻园艺术馆古色古香,优势各异(gèyì)的取景地正在通过集中宣发,展示着郑州微短剧行业发展的十足潜力。

大志(dàzhì)影视基地微短剧拍摄现场

从民国风大堂及会所、工业风别墅、现代医院(yīyuàn),到不同年代家庭场景、总裁办公室、酒店房间(fángjiān)……位于金水区黄河畔黄岗庙村(cūn)的大志影视基地,如今已(yǐ)完成一万平方米室内实景打造(dǎzào),涵盖各种大小场景近50个,端午假期更是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前来打卡体验(tǐyàn)。据悉,该影视基地试营业两个多月以来,吸引全国各地短剧团队来郑拍摄,累计接待超300个剧组,单日最高容纳9个剧组同时拍摄。

当前,郑州正在(zhèngzài)加快打造(dǎzào)“一站式(yīzhànshì)”微(wēi)短剧产业集群。记者从市文广旅局获悉,2025年(nián),各开发区、区县(市)计划完成(wánchéng)打造1个5000平方米以上微短剧拍摄基地(园区)或场景。通过盘活古建旧厂、闲置楼宇等场所,利用辖区特色资源,打造独具特色的古装类、年代类、功夫类微短剧拍摄基地(园区)或场景,满足剧组在郑州取景拍摄的不同需求。

无论是新郑木马片场、中牟鼎革、荥阳洞林等微短剧(duǎnjù)拍摄基地的建设,还是天健湖产业园、天桥公司等优势资源利用,当前,全市(quánshì)正不断健全“写、拍、播(bō)、评、投”五位一体的完整微短剧产业链,提升对产业投资与拍摄团队的吸引力,树立城市行业标杆,助力(zhùlì)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(xīntáijiē)。

短剧产业“提优提质(tízhì)”

除了场景建设外,精品微短剧创制也在为郑州(zhèngzhōu)短剧产业发展换上“优质(yōuzhì)”新标签。据了解(liǎojiě),2024年,有48部重点微短剧和119部普通(pǔtōng)微短剧通过省广电以上部门备案审查(shěnchá),分别占全省67.7%、51.7%。有3000多部(duōbù)其他微短剧通过网络视听平台备案审查,比2023年增长60.5%。其中,《遇见少林有功夫》成功入选国家广电总局推优剧目,《所念皆山河》《我的(de)爸爸是齐天大圣》入选河南省重点扶持项目。

通过获奖项目带动与优质内容出产,一批围绕“嵩山文化、少林功夫、活力都市”主题的微短剧(duǎnjù)不断出现,不仅改变了业界对郑州微短剧行业只会制作“霸总”“战神”等题材的商业剧,不会创作(chuàngzuò)文旅元素(yuánsù)精品剧的片面看法,也让(ràng)部分头部微短剧制播(zhìbō)公司跑出“加速度”。据悉,在全市微短剧产业(chǎnyè)发展过程中,郑州天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为全市唯一一家全产业链短剧平台,2024年度(niándù)市场(shìchǎng)规模达到14亿元,投放微短剧超过1000余部,全域粉丝量达10亿元,旗下账号月均播放量超100亿。

优质内容创作同样离不开文化沃土。4月16日,“文脉千年·剧说郑州(zhèngzhōu)”网络微短剧剧本征集(zhēngjí)启动仪式在(zài)郑州举办,征集活动围绕“天地之中(zhīzhōng)、黄帝故里(gùlǐ)、功夫(gōngfū)郑州”的城市(chéngshì)品牌,突出(tūchū)“少林功夫、天下黄河、黄帝故里、漫步商都、幻乐之城”等特色IP,自4月16日至7月15日,面向全国剧本创作者征集。着眼未来,该征集活动或将为郑州出产一批代表新时代郑州成就、郑州发展、郑州精神的优秀作品,无论是山河之美还是人文之盛,在屏幕的方寸之间,传递出“天地之中、黄帝故里、功夫郑州”的厚重与精彩。

向(xiàng)“微短剧创作之都”阔步前行

截至2024年(nián),全市微短剧市场规模达23亿元,比(bǐ)2023年增长27.4%,微短剧制作企业820多家(duōjiā),比2023年增长29.3%。从业人员扩大至3万多(wànduō)人,相较于2023年增长5倍。其中,19家企业市场规模达1000万元以上,3家企业市场规模超过1个亿。成果的背后,既有各大微短剧制作企业潜心(qiánxīn)创新创作的努力,也(yě)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与引导。

推动(tuīdòng)文旅融合,促进微短剧(duǎnjù)(duǎnjù)产业高质量发展,郑州一直在行动。2024年5月18日,由郑州市文化(wénhuà)广电和旅游局主办的跟着微短剧去旅行——“河之南·游郑州”主题创作暨中国旅游日主题日活动启动,开启郑州文旅与微短剧融合创新的新篇章,开辟郑州微短剧精品创作的新赛道(sàidào)。

2024年10月25日,郑州市政府办公室(bàngōngshì)发布了《关于郑州市加快推进网络(wǎngluò)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的意见(yìjiàn)》,并指出,争取到2027年将郑州打造成最具影响力的中国“微短剧创作之都”,拥有着行业基础(jīchǔ)、交通优势、文化底蕴(wénhuàdǐyùn)等资源禀赋的国家中心城市,正在向下一个城市发展“风口”发起冲击。

今年4月22日,登封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《登封市加快推进网络(wǎngluò)微(wēi)(wēi)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(shíshīfāngàn)》,为激励精品传播,针对微短剧取景地70%以上为登封市地标或场景、综合播放量达到1亿以上等条件的(de)微短剧,经综合价值评测可给予(jǐyǔ)一次性最高50万元奖补(jiǎngbǔ);6月15日,“赋能新视听 共创微短剧产业新生态”二七区微短剧产业发展推介暨集中签约仪式成功举办,拟筹备的《二七区推进网络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》将通过七项支持(zhīchí)措施,最高不超过50万元一次性奖励等方式,提升二七区微短剧产业竞争力。

如今,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,使其真正成为(chéngwéi)支柱产业(zhīzhùchǎnyè)、民生产业、幸福产业的道路上,“微短剧(duǎnjù)+文旅”正在展现出它的蓬勃生机。市文广旅局有关工作人员表示,未来,将围绕推出精品微短剧、补全产业链条、打造产业集群、建立培训(péixùn)体系等(děng)方式,在场景搭建、内容创作、政策扶持的基础上,巩固全市微短剧产业的先发优势,推动郑州向“微短剧创作之都”大步(dàbù)迈进。

(郑州日报(rìbào)记者 李居正 文/图)

机器人,河南新质生产力的“代言人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