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福岸」台胞吴正隆:以“台味”匠心 深耕福建乡村振兴沃土
「福岸」台胞吴正隆:以“台味”匠心 深耕福建乡村振兴沃土
「福岸」台胞吴正隆:以“台味”匠心 深耕福建乡村振兴沃土
东南网5月31日报道(记者 卢金福 文/图(tú))5月31日,端午假期第一天。福清市南岭镇的街道(jiēdào)干净整洁、房屋鳞次栉比,在飞牛集市里,不少游客在用(yòng)餐、选购文创产品,这一年来,该镇通过环境整治,集镇焕发生机活力。这些变化(biànhuà)的背后,离不开一位来自台湾的“新农人”——吴正隆。作为(zuòwéi)投身福建乡创乡建的台胞代表,他用八年时光,将对乡村的热爱化作实践,在八闽大(dà)地上书写着两岸融合(rónghé)发展的生动故事。
有温度的“陪护式”服务提升村民幸福感和(hé)获得感
吴正隆是台湾新北市人,原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环境设计学院副教授,台湾注册建筑师。2013年,他(tā)受邀参加“6·18闽台建筑师专家论坛”来(lái)到福州,相关机构抛出橄榄枝(gǎnlǎnzhī),希望他能来福建参与具体的建筑规划项目(xiàngmù)。2014年起(qǐ),吴正隆担任时代建筑设计院(福建)有限公司特聘台湾专家。
“大陆给台湾设计师很大的发挥空间。”2014年起(qǐ),吴正隆深入福建(fújiàn)各地,开展(kāizhǎn)乡村建设项目的指导和咨询服务(zīxúnfúwù),2020年创立设计公司常住福州,参与了乡建乡创项目。他表示(biǎoshì),福建出台了一系列乡建乡创方面的惠台政策,给了台湾设计师大展身手的舞台,解决了后顾之忧。
数年间,吴正隆在福建参与了(le)18个乡建乡创项目,团队中(zhōng)也集聚了30余名两岸青年建筑设计师,为一个又一个乡村重拾盛景。
海交会上(shàng)起步镇闽台乡建乡创成果发布区。
吴(wú)正隆(zhènglóng)在乡建乡创过程中,充分调研与听取村民意见。桂林村位于起步镇仙茅山脚下,文化历史底蕴深厚。该村(gāicūn)入选2024年福建省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村项目后,吴正隆乡建乡创团队入驻桂林村,挨家挨户开展田野调查,查阅村史资料,深入了解桂林村历史文化、特色(tèsè)资源,结合村情实际。历经80余次村民座谈(zuòtán)、15轮(lún)设计方案调整,梳理(shūlǐ)出“一街一溪一基地”的改造框架,将破败老屋、闲置荒地转化为文化地标与产业引擎,策划了39个建设项目。
“摒弃大拆大建,以小投入、微改造方式实现接地气、更添魅力的(de)村庄风貌。”吴正隆表示,团队整合分散的公共空间,修缮闲置楼房,打造桂林村乡村会客厅(huìkètīng)一(yī)七彩基地(jīdì),近5000平方米的空间内浓缩吃、住、行、游、娱多功能,建成全民共享茶室、研学基地、闽台园艺(yuányì)创客中心、老年公益课堂、妇女学习空间、儿童希望书吧等,惠及(huìjí)老、少、青、妇各群体。
吴(wú)正隆在桂林村开展普惠型适老化改造,让养老变享老。以75 岁以上老人居所(jūsuǒ)卫生间改造为切入点,对报名参加适老化改造的村民,吴正隆团队入户实地查看,根据(gēnjù)居所实际(shíjì)情况和老人健康状况,提供个性化改造,以微投入模式实现老年群体居住(jūzhù)品质提升,已有58户参与改造,户均改造成本不到 1000元。
“只有深入了解(liǎojiě)居民需求,才能为(wèi)他们带来更多幸福感和获得(huòdé)感。”吴正隆强调,设计不仅是建筑,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(chuánchéng)。他希望通过努力,让更多人爱上家乡,回到原乡,创造属于自己的“桃花源”。
打造“乡村爆点”激活特色(tèsè)资源
南岭镇原为福清最落后的乡镇,经济指标(jīngjìzhǐbiāo)倒数第一,以大姆(dàmǔ)山草原而出名(érchūmíng),有着“福州版呼伦贝尔大草原”的美誉,当地农户有在草地上放牧养殖肉牛的传统。
2023年11月(yuè),南岭镇入选2024年度闽台乡建乡创合作(hézuò)样板(yàngbǎn)集镇名单。去年1月,南岭镇围绕“山海(shānhǎi)草原第一镇”主题,与吴正隆团队深度合作,深入村居收集每家每户整治需求,与集镇发展规划有机结合。
“南岭镇的草原和牛是(shì)一大特色,每年吸引40万的游客游玩(yóuwán),但却很少(shǎo)留下来消费。”吴(wú)正隆在研调中(zhōng)发现(fāxiàn),南岭镇商贸业并不发达,吃的地方较少,缺少公共空间。他和团队把集镇里老旧的闲置宿舍进行了改造,打造集长者食堂、妇女技能培训、青年创业指导中心、儿童学习空间、美食商铺、闽台乡建乡创驿站、文创商店、牛肉面馆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飞牛集市(jíshì)。而这名称灵感源自“冬天风大,牛都要飞起来”的趣谈。
同时,团队还完成民宿化农房改造、镇区道路“白改黑”、小公园(gōngyuán)微景观改造、田园步道(bùdào)等项目,持续提升镇区面貌和村民生活品质,新建成的口袋公园“南岭记忆”墙则融入了“三牛精神”、农耕文化、传统石头厝(cuò)等元素,沿街“牛”风幡、“牛”招牌(zhāopái)、房前屋后藤蔓、鲜花布置等方式(fāngshì)改造提升集镇风貌。
闽台乡建乡创合作(hézuò)的契机有效激发了活力,吸引青年“回流(huíliú)”创业。农特产品馆、飞牛咖社、见稻咖啡、虎头山农家乐等特色小店纷纷(fēnfēn)开业。
“乡村建设要(yào)先聚人气、扬名气、树风气(fēngqì),以点带面促进整片区域发展。”吴正隆总结乡建乡创理念:“关键在于找准乡村自身特色、资源和文化,挖掘独一无二的‘爆点’,而非模仿复制(fùzhì)。”
今年2月(yuè),福清市泛南岭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揭牌。度假区以大姆山为核心,整合“三镇一街”资源,规划(guīhuà)建设大姆山路、山海草原观光步道、风动石千亩山野公园等项目,目标是(shì)将泛南岭区域打(dǎ)造成集休闲、观光、康养、避暑于一体的高品位旅游度假胜地。
据了解,福建省近年来大力推动深化闽台乡建乡创融合发展,通过出台扶持政策、构建全过程(quánguòchéng)服务体系,吸引了大量台湾优秀建筑师、规划师和文创团队(tuánduì)来闽扎根基层(jīcéng)。截至目前(mùqián),已累计引进170支台湾团队、629名台湾专业人才,在(zài)近600个村庄开展“陪护式”服务,覆盖全省93%以上的县(市、区)。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